“BOSS,这次只是纯粹的失误。谁能想到我们的计划会差点被一群小偷搅黄了呢。”
“现在我们内部出现了一点问题。有的人思想出现了问题,这点应该要好好纠正。你也不想教母为此担心对吧。”
“纠正……我明白了。教母,万岁。”
……
“这次的这个宝藏,涉及到的是差不多1500多年前的事。”
说这句话的是真央,显然真央也没想到林新诚还从那批小偷手上带回来了不得了的资料。
“1500多年?古董?”林新诚可没想到会涉及到这么久远。
但按理来说,1500多年的日本是什么时期,他这个不太懂日本历史的人显然是不懂的。
“你是华夏人吧。最早的时候,这件事是与你们华夏人有关的哟。”真央补充说道:“因为这当中最早是源于鉴真东渡。”
林新诚倒是对此有些意外。
鉴真东渡他是有听过的。而对于鉴真这个人,林新诚其实是无感的。
这里林新诚倒是亲自给真央说明一下这起历史事件。
提到“鉴真东渡”,通常的习惯性说法都是积极正面的,认为是一次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事件。说什么他不畏艰险,不惧生死,终于实现了东渡日本,不仅传播了佛学理论,更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,促进了日本在佛学、医学、政治、律法、建筑和雕塑等方面的提高,被日本人誉为“天平之薨”,至今都受到了顶礼膜拜。
不过,这里林新诚要泼冷水了,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,鉴真东渡就是一次背叛国家和政府的“偷渡”,并不应该得到太多的彰显。
那么众所周知,唐朝是华夏历史上强盛开明的时期,对外交往非常的频繁。从唐初期到玄宗开元中期,大唐基本上都推行一种文化输出的政策。
初唐时期,高祖皇帝、太宗皇帝和高宗皇帝都积极扶持佛教,使其成为了加强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工具。比如,玄奘和尚西游归国时,受到了太宗亲自举行的盛大欢迎,还请他在大慈恩寺,北阙弘法院和玉华宫等多处颂佛讲法,甚至自称“皇帝菩萨戒弟子”,直到死前还常与玄奘谈论佛法。
到了武则天时期,朝廷对于佛教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。甚至有种说法,她不仅在全国四处修建佛寺,还在洛阳龙门以自己的面容横空出世了“卢舍那大佛”,意为“诸恶皆除,众德悉备,净色遍照法界”。当然,这个说法林新诚多少在以往有了解过,知道是没有直接的史书可以证明的。
而平定了武则天晚年引起的一系列乱局后,到了李隆基的时期终于恢复了李唐的江山社稷。从此开始,他对佛教采取了一种“抑而不毁”的政策,基本上属于“不推崇、不反对”。受此影响,寺庙和僧人开始受到限制,一(本章未完,请翻页)